网站首页 > 新闻资讯 > 行业动态 > 现阶段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及思考建议
现阶段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情况及思考建议 发布时间:2020-4-14 10:22:57 发布人:www.sd-zyjt.com

近年来,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取得较大进步,生产制造能力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自主品牌整体实力大有提升,包括零部件产业在内,整体产业在体量和质量两方面均取得显著成就。但在产业链完整度和关键环节,如上游零部件产业、基础装备等方面仍受制于人,更不可忽视关键核心技术缺乏、上下游支撑不足、产业内外跨界协同欠缺、企业软实力待提升等发展掣肘。民族汽车工业在完整、自主、安全、可控的核心目标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由“汽车大国”迈向“汽车强国”,更加亟需高度重视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提升。

1、产业整体发展增速较快,体量规模仍有较大增长空间
目前,国内整体汽车工业总产值规模约为7.9万亿元,零部件产业规模占比约为一半,整零规模比例约为1:1。但相对国际汽车工业发达国家1:1.7的整零比例,国内汽车零部件产业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。

2、国内本地化配套与供应能力较为健全,基本满足产业发展需求
得益于国内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可观预期,以及各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决心压力和优惠政策,本土自主企业抓住机遇快速发展,并加强合资合作和引进借鉴,跨国零部件企业则不断深化在华发展战略,提升本地就近配套能力。整体而言,目前中国境内本土化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门类较为齐全,体系化配套能力能够基本满足下游整车产业的发展需求。单纯从零部件本身产品种类来看,8成以上已经实现中国境内本土化生产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,相关零部件行业进步显著,其中动力电池领域涌现出比亚迪、宁德时代和沃特玛等*企业,驱动电机和电控系统的集成度进一步提升,产品技术指标保持国际先进。

3、产业市场化竞争不断加剧,行业集中度呈现分化
目前,本土自主零部件企业谋求品牌和产品向上突围和配套市场继续提升,国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强在华布局、扩大产能、深化战略,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。但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严重的分化现象。绝大部分高附加值产品技术领域,例如电子电器、主动安全部件、自动变速器和发动机传感器等,大多被外资零部件企业垄断,行业集中度非常高。而自主零部件企业多集中于市场化充分竞争、附加值较低的产品领域,例如铸造件、冲压件和钣金件等,且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,同质化竞争严重。

4、自主与外资/合资零部件企业,盈利能力方面差距巨大
国内零部件产业,在表征体量类的经济指标方面,例如工业总产值、主营业务收入、固定资产合计和从业人数等方面,年平均增幅均高于整体汽车工业,所占份额也不断提高。在表征效益类的经济指标方面,例如资产负债率、流动资产周转率、净利润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,则大部分低于汽车工业整体增幅,凸显零部件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带来的行业经济运行隐忧,尤其自主和外资/合资零部件企业在盈利能力的对比方面,差距较大。

5、国内零部件行业本土化研发投入低,创新能力不足
国内零部件行业研发投入平均水平为0.2(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),而欧美、日韩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不到一成,国内外研发投入仍有一定差距。整体而言,外资零部件企业绝大部分在华为生产制造基地,未进行研发性技术导入和对应本地化创新投入,在产值和营业收入等规模指标不断提高对比下,研发投入严重不足。而国内自主零部件企业研发创新意识仍然不足,产品开发以仿制与逆向开发为主,研发投入普遍偏低。同时,自主零部件企业受限于基础较差、盈利能力薄弱及中长期战略规划模糊,自主创新和正向研发严重不足,核心竞争力丧失,继续导致市场份额不足、盈利能力薄弱及研发投入偏低的恶性循环,长期处于被动追逐市场,技术受制于人的困难局面。

6、自主企业人才吸引、人才培养与人才流失困境严重
国内零部件行业发展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源问题。根据2006~2016汽车行业人才流向数据显示,包括应届毕业生和千人计划专家等专业汽车人才、多重复合型人才、专项人才中,流向零部件行业的比例较低。而在较小规模流向零部件行业的人才中,进入自主零部件企业的人数比例较小现象则更为严重。外资及合资零部件企业以相比更为良好的就业城市区域、成熟的职业培训体系、较高的薪酬福利体系和品牌影响力,吸引包括高素质毕业生和中高层次人才聚集。自主企业、相关科研机构受困于人力资源招聘困难和人才流失问题,已经成为企业创新发展和持续壮大的重要瓶颈。

7、产业中低端产能结构性过剩现象仍较为严重
据不完全统计,国内中小微型零部件企业数量占比超过九成,但其产值规模占国内零部件产业总规模不足两成。其中,小微型企业绝大部分是自主零部件企业,散、乱、差现象较为严重。国内小型企业数量占比过高的产业结构性问题,中低端产能重复建设问题依然突出。在细分产品结构方面,传统底盘类企业仍占主流,高新技术、高附加值产品企业仍偏少。国内从事底盘系统和通用标准件等相关人力密集型、资源密集型、技术门槛较低的零部件企业,占比超过大半,依然偏高,而高附加值的电子电器系统企业数量偏少。

零部件产业发展成功突破与良好发展态势
综合来看,国内零部件企业数量多,涉及产品种类广,企业经济类型复杂,布局区域分散,资源禀赋状况也不同。

上一篇:汽车零件变形,该维修还是该更换?
下一篇:没有了